創辦南藝大、科博館 台灣建築美學推手漢寶德
文創產業近年快速成長,成為趨動社會潮流的重要力量,然而,過去台灣文創產業只看經濟效益,卻忽略文化的紮根,然而台灣積極將文化創意與產業結合的重要推手,正是建築大師漢寶德。
漢寶德不但是台灣建築美學的推動者,更是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,對台灣建築教育和博物館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。漢寶德1972年從美國返台後,將美國的建築教育制度帶進來台灣,一手培育多位知名建築師如姚仁喜等人,對國內建築教育影響深遠之外,一生更致力於美學教育的推廣,不但創辦了國立台南藝術大學,更創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、世界宗教博物館,對國內博物館教育的推動,有很大的貢獻。
漢寶德是台灣戰後重要的藝文大老,在教育界、博物館界及文化界聲譽卓著,同時培養為數眾多傳人,對形塑臺灣的文化傳統,深具影響力。位於花蓮天祥的洛韶山莊是漢寶德從美國回台後的第一個作品。後來花了12年的時間籌設完成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」,並擔任首任館長,以創新規劃與深厚學養,將科博館經營成最具吸引力的博物館。
做為引領台灣現代建築思潮的主要舵手,漢寶德除了建築設計,亦創辦「百葉窗」、編輯「建築」雙月刊、「建築與計畫」、「境與象」等建築專業雜誌,還曾為《中國時報》人間副刊、《聯合報》副刊、《中華日報》副刊、《天下雜誌》等撰寫專欄,撰有《漢寶德談美》、《寫給青年建築師的信》、《設計型思考》、《科學與美感》著作等。漢寶德一生奉獻建築教育,在2014年病逝台大醫院,享年80歲。
漢寶德建築心靈城堡科博館十二年「無中生有」
1993-09-17/聯合報/43版/人物
【記者/楊羽雯】對於想作事的人,最幸運的莫過於讓他有充裕的時間,一一完成想望,再接著延續另一程理想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漢寶德,是少數這種從容完成人生每一階段工程的人,科博館大功告成之後,還有待籌備的台南藝術學院等著他接手。
漢寶德手上不只有蓋房子的磚塊,還有在人心堆砌理念的「方塊」,正如他花了十二年的時間在中國有史以來最傲人的一座自然博物館;但是他從少年一直的想望,卻是對社會的「某種使命感」,真正讓他將對精神與物質合而為一的人文事業,還未真正出航。
儘管許多人羨慕他這般一帆風順,一程接著一程往赴得以伸展理念的人生驛站,但是他對這次擔任台南藝術學院籌備處主任的「目的地」卻有些遲疑,因為「要辦一所藝術學院,不是有例可循」,從學校的教育目標、取向甚至要有那些料系才算是「藝術」,都是個有待從頭的工程,他說自己還沒想清楚,到底要不要「啟程」。(下略)
理性的美感1997-02-19/聯合報/37版/聯合副刊
【漢寶德】在台南藝術學院的台北辦事處裡,我的辦公室有一組座位,是用古老的明代家具組成的,這些家具樣子很好,價錢不高,但坐起來並不舒服,另有一會議室用的是一組優美的椅子,大家都知道,坐起來比較舒服,可是每有小型集會,我問起大家的意見,要坐哪裡的時候,大多喜歡坐不舒服的明式椅子。這種經驗使我相信,人體工學對於並不常用的器物,並沒有太大的重要性,人類的視覺要求遠超過身體其他感官的要求。器物的設計做為一種藝術的創作活動是有道理的。
基於此一理論,我們可以高興的接受胡宏述在愛荷華大學所創作的家具,不只是早期的純幾何形的設計,甚至後來那些看似很不合理的設計,也都是可以接受的了.宏述兄大膽到一種程度,甚至設計了只能看不能坐的椅子。他所設計的藤椅、騎椅,如何使用,沒有他的解說恐怕也不易明白,何況這種只欣賞造型,完全不宜於一般人使用的椅子,就可以定義為純藝術品了。其價值固然見仁見智,但是不能否認這種大膽的突破性的思考,是有助於新形式的創造的。近年來,義大利與美國等地的藝術家,創造了不少造型奇特、甚至怪異的家具,在後現代的世界裡呈現出一片新奇的面貌,大體是基於非理性的設計態度吧!他在早年設計的「水管燈」,用水管的很多接頭彎成一個燈座,水管中穿了電線,連接端點的燈泡,實在非常超現實的有趣的設計。在現代主義的時代,也是匪夷所思的呢!(下略)
最新文章
-
一場弊案閒置近20年...林內焚化爐成「蚊子焚化爐」力拚轉型
2025-04-01 -
征戰中職20多年創造無數經典 大師兄林智勝宣布引退
2025-03-31 -
寶雅40年歷史!從台南生活百貨起家 靠美妝穩站零售市場
2025-03-29 -
70年前青年節不一樣!舉辦各項競賽、看電影還享半票
2025-03-28 -
壽命不到兩年! 「威航」2016年停飛數月後母公司復興航空也解散
2025-03-27 -
肯德基來台40年!首家店開在麥當勞旁 開啟速食業戰國時代
2025-03-27 -
檳榔西施夜間赴約成惡夢 慘遭三毒蟲聯手摧殘後焚屍
2025-03-26 -
日本櫻花季來了…日本第一家廉航「樂桃航空」10多年前機票超甜!
2025-03-26 -
台灣也曾有「日光節約時間」 推行30多年為什麼取消?
2025-03-25 -
1997年台灣爆發大規模口蹄疫 損失1700億 歷經24年終成非疫區
2025-03-25 -
「幽冥教主」林清標縱橫江湖 電影《台西風雲》的原型人物就是他
2025-03-25 -
1983年「迅雷小組」成軍!精挑神槍手打造台北最速保安大隊
2025-03-25 -
近三百人上山倖存者只有五分之一 台灣最嚴重的山難「野呂寧事件」
2025-03-24 -
被周杰倫買走!2012年奪冠、點燃台灣電競熱血的台北暗殺星
2025-03-24 -
女教師墜下后豐大橋 23年前命案留下「羅生門」
2025-03-23 -
台灣腳底按摩之父原來是外國人!「吳神父腳底按摩」遍布全台還紅到國外
2025-03-23 -
史上最年輕槍擊要犯 「番薯仔」吳俊卿合作前刑警犯下多起案件
2025-03-21 -
【讀者投稿】曾引起上萬網友爭論!至今仍受人緬懷的淨空法師
2025-03-21